为未来而来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本科“四个一批”专业建设系列工作推进会

来源:新闻网浏览次数:13发布时间:2025-05-11

对教育而言,社会发展的未来就是教育事业的当下。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部署安排,紧扣4月24日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推进会精神,聚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主动应对AI带来的“灭顶”挑战并为全面“冲顶”夯基蓄力,4月22日、23日、25日,党委书记廖祥忠、校长张树庭等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到16家教学单位召开本科“四个一批”专业建设系列工作推进会,并以重点建设、升级改造、规划设计、关停并转的“四个一批”为第一抓手,大力推动学校深化综合改革,为“十五五”开局起步奠定坚实基础。

在为期三天的工作推进会中,各教学单位负责同志紧扣贯彻落实“四个一批”工作举措作重点汇报,并提出“十五五”发展规划、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思路想法。学校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听取汇报,并集体就学院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优化方向等进行了热烈研讨。系列工作推进会由廖祥忠主持。

在汇报中,各教学单位充分展示了对未来发展的深入思考。聚焦“如何培养人”,有学院提出“不断加强教学场景化、课程项目化、成果市场化”;聚焦智能未来,有学院提出“培养智能时代的超级个体”;聚焦改革转型,有学院提出“集中优势资源力量办好一个专业”;聚焦专业壁垒,有学院提出“打破专业才能成为最专业的”等等。

汇报内容有理想、有目标、有思路、有举措,推进会现场气氛热烈,大家以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彰显了中传干事创业的奋进风貌。

近期刚刚受聘学校设计思维学院院长、海南国际学院首席教育顾问的乌里·温伯格教授,也应邀参加工作推进会,深入了解学校重点工作和发展方向。温伯格高度赞赏学校对信息技术支撑下传媒前沿的深刻洞见和立足未来的学科视野,认为专业改革的跨学科理念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期待设计思维学院与各学院加强合作,共同开发创新型课程体系和跨学科实践项目。

张树庭充分认可各学院改革创新的思路举措,肯定了学院之间取长补短、交叉融合协同推进专业建设。他强调,“四个一批”专业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各学院要主动对标对表,科学谋划专业设置,科学设计课程模块。

张树庭指出,时代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四个一批”永远在路上,专业建设的调整优化正是应对变化、主动求变的生动实践。在专业建设改革中,应从国家战略需求、社会和科技进步、学校发展需要、学院优势基础等维度科学研判,注重夯实学科根基,明确专业定位,聚焦前进方向,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廖祥忠全程听取各教学单位汇报,与每个学院逐一探讨“四个一批”专业建设,逐一部署下一步工作。他强调,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学校“以本为本”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要切实增强面向未来的使命感紧迫感。

廖祥忠表示,本次“四个一批”专业建设改革力度大,系统设计、思路清晰,各学院的改革举措各具特色、五彩纷呈,有力贯彻了学校党委的改革要求,彰显了面向未来、锐意进取的改革魄力和上下一心、共同奋斗的改革风采,整体面貌令人振奋。面对人工智能将所有行业推向新的竞争起点,我们必须团结一心、勇敢攀登,奋力赢取人工智能和国际竞争的双重挑战。聚焦“四个一批”,一要坚持精准定位,本科专业建设强调宽口径、重基础,紧扣“弘道崇德、经世致用”做文章。二要坚持人本逻辑,在AI时代用传媒的力量守护人的价值,培养学生的专业理想和驾驭AI的能力。三要坚持以未来为向度,深入思考“国之大者”和传媒行业发展趋势,紧紧把握学校交叉融合优势特色,适度超前谋划专业布局。四要坚持以世界为坐标,专业建设要加强国际视野,培养更多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驰骋国际舞台的优秀传媒人才,更好地树立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

廖祥忠指出,接下来的深化改革要进一步将AI贯穿其中,一方面全面建强通识教育中心,系统设计、扩充职能,建构起“学校大通识+学院小通识+专业培养”的人才培养矩阵,促进学生不断从知识积累向能力提升跨越。另一方面大力进行课程课堂改革,结合通识教育建设,对课程体系进行全面优化重组,迭代课程地图和知识图谱,打造智能传媒教育专业样本和示范课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自2018年创新实施“四个一批”建设以来,不断优化完善面向未来的专业布局。通过“关停并转一批”,停招和调整社会需求不足、与行业发展脱节的专业方向;通过“升级改造一批”,挖掘专业发展潜力,增强专业与时代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契合度,突出高质量与可持续;通过“重点建设一批”,更好集合学校优势资源,提升专业的精品化和引领性;通过“规划设计一批”,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和未来前沿,促进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专业布局。

本次“四个一批”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校共16个专业实施关停并转,6个专业纳入规划设计,全部在建专业进入升级改造序列,并将对研究确定的重点建设专业给予实质性支持。学校专业体系布局得到系统性完善,专业质量和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新闻传播、艺术传播、信息传播、文化传播、政治传播、国际传播等的优势特色进一步凸显,各学科专业横向交叉融合、传承历史与接驳未来纵向延展贯通、不断加强科技赋能支撑的“大传播格局”业已形成,为绘就“因AI而强”的登顶画卷夯实了基础。下一步,将在统筹考虑本硕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研究生“四个一批”专业建设,为加快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不断增添新动能新优势。

党政办公室、本科生院、研究生院、招生处、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教育质量评估与督导处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系列工作推进会。

上一篇:下一篇:
Baidu
map